151 2100 2431
科研动态
Research Dynamics
材料轻Talk | 老生常谈的脂质体,你真都懂了吗?
发布时间:2022-10-13

脂质体(Liposomes) ,近年来广受瞩目的新型生物医药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抗肿瘤载药、基因治疗以及免疫学应用等诸多领域。

虽是屡屡提起、老生常谈,但关于脂质体,你真的都懂了吗?

本期#材料轻Talk,我们谈谈脂质体那些事儿。想要获取更多资源,欢迎来撩,联系方式文末自取!


脂质体的制备

脂质体(Liposomes) :脂质为基础的球形囊泡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双层膜(s)组成,是一种天然膜的类似物。


通常由溶解的脂质分子(亲水头基和疏水尾组成)在降低其周围介质中的溶解度时自组装成双分子脂质小叶。图1示意性地描绘了基本的组装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单膜囊泡。


▲ 图1


将磷脂与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此药液用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即制得大多孔脂质体。


如果药物是水溶性的,则需要先将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氯仿或其它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氯仿溶液在一玻璃瓶中旋转蒸发,使在烧瓶内壁上形成一薄膜,然后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烧瓶中不断搅拌即得脂质体。


过将亲水性药物溶解在水中并将磷脂溶解在与水不混溶的溶剂(通常是氯仿)中来制备 w/o 乳剂。然后在真空下缓慢除去有机溶剂,形成凝胶相。有机溶剂的进一步蒸发产生脂质体分散体,其中水性核心高度截留在脂质体的内核中。


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磷脂与胆固醇及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搅拌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残留液以超声波处理,然后分离出脂质体。


一般是将类脂质高度分散在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后分散到药物水溶液中,形成脂质体


脂质体的分类

脂质体的种类有很多。根据结构和大小分类,脂质体可分为小单层脂质体(~ 0.02 μm ~ ~ 0.2 μm)、大单层脂质体(~ 0.2 μm ~ ~ 1 μm)、巨大的单层小泡(>1 μm)、多层脂质体和多囊脂质体。小单层脂质体粒径小且能够均匀分布;大单层脂质体相较多层脂质体而言,其包封率更高;多层脂质体由多个双分子层组成,粒径可达到1至5μm,包封容量相对较低;多囊脂质体粒径较大,大部分在5至50μm,由较多的非同心囊泡构成,包封容积比较大。如图2:


 图2


脂质体的特点


肝、脾被动靶向,经过抗体修饰后可具备特定靶向性。


根据纳米药物的组成、粒径和表面电荷对其进行合适的工程设计,有助于实现药物的空间和时间输送。


因其具有和生物膜相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所以具有很好的细胞亲和性磷脂具有可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与细胞膜上的脂类相似。


脂溶性药物可定位在双分子层脂质膜之间,两亲性药物可定位在水相和膜内部交界处的磷脂上,亲水性药物定位在水相中。


通过脂质体包封药物,可降低其在肝肾组织的积累,从而降低药物毒性。



防止药物在机体PH、各种酶、蛋白等机体复杂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而降解。


脂质体的应用

脂质体可谓说是游走于各大疾病领域,堪称万金油。脂质体属于纳米药物的一般范畴,在许多不同的健康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癌症和炎症等患者中发现了应用。


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脂质体与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亲和力,不仅克服了肿瘤耐药性,增加了药物的有效递送率,还降低了药物剂量、降低了毒副作用。由于脂质体的天然靶向功能,生物细胞膜的高亲和力,因此无论是用于抗寄生虫药物载体还是抗菌药物载体均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此外脂质体还可以用于激素类药物的载体。


脂质体可作为病毒核苷酸等的载体,例如将脊髓骨质炎病毒RNA转运至Hela细胞。


将巨噬细胞活化因子包封在脂质体内,或者脂质体表面连接特异性抗体,均可以实现抗肿瘤的免疫治疗。


脂质体不仅在生物医药制剂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对美容化妆品行业也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更多新潮科研资讯,欢迎持续关注创化科技服务#材料轻Talk专栏!


特别鸣谢:刘瑶



参考文献:

1)E. Rideau, R. Dimova, P. Schwille, F.R. Wurm, K. Landfester, Liposomes and polymersomes: a comparative review towards cell mimicking, Chem Soc Rev, 47 (2018) 8572-8610.

2)S. Shah, V. Dhawan, R. Holm, M.S. Nagarsenker, Y. Perrie, Liposomes: Advancements and innov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dv Drug Deliv Rev, 154-155 (2020) 102-122.

3)A. Jesorka, O. Orwar, Liposomes: Technologies and Analytical Applications, Annual Review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 (2008) 801-832

在线留言

联系人:

15121002431(王经理)

17621382378(尹经理)

9:00-18:00(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海实验室

上海市杨浦区国伟路135号11号楼

苏州实验室

苏州市青龙港路286号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B1

【同萃创化公众号】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23-2024 上海同萃创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3029676号-1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